今天首届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年会在郑州大学隆重举行。500多所高校、1700多名代表共聚一趟,共商双创教育,共享有益经验,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代表教育部对积极投身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老师们、同志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对大力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育部积极助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修订完善了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修订实施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实施弹性学制,允许休学创新创业。在爱课程网等主要慕课平台上,上线了36门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组织了近一千所高校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设立项目14万个;连续三年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带动了2100多所高校的上百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建设全国万民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与国家银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中国高校双创投资基金。经过各方努力,一大批高校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全面发力,展现出勃勃生机,一大批富有创新创业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青年人在探索、在创新、在成长。
我们要继续共同努力,要坚持育人为本,完善双创教育体系,全面贯彻教育四个服务的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创意、创新、创业教育链条,构建“实训基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区”的进阶式实践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改革创新,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培训、到企业挂职等方式,大力提高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鼓励教师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材内容,广泛开展启发式、参与式、讨论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积极聘请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优秀人才进校园、上讲台。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开设跨学科课程,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探索创业双学位等多种形式。通过学科交叉,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探索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制定柔性化的专业培养方案,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改革考试方式,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创新创业合力。学校内部要加强跨部门协同,统筹整合好教务、学生就业、科研、团委等资源,要大力加强高校与科技界、产业界、投资界的合作,完善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集聚创新创业要素和资源,形成全方位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
同志们,让我们共同努力,造就规模宏大的创新创业生力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最后预祝会议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