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将无土草坪引入中原六省的第一人。他作为主起草人,参与起草了《屋顶绿化技术规范》《立体绿化技术规范》等河南地方标准的制定。他带领团队在5年时间内将一个大学生创业的小微企业变身“新三板”挂牌企业,将无土草坪租赁的单一业务发展成主打“屋顶绿化、立体绿化”的新兴环保行业的领军品牌。

谈起王洋洋的创业经历,还得从大学时代说起。
上大三时,王洋洋发现学校文艺演出比较多,常有人租赁音响设备。2005年,他和两位同学组成了创业团队,专做音响租赁。“郑州学校多、活动也多,做这个肯定有市场。”王洋洋说。为此,王洋洋跑到各种庆典活动现场,顶着烈日学调音技术,晚上熬夜啃专业知识。很快,他就承担了本校及周边学校的文艺演出、开幕式等大型活动的音响设备供给。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第一次创业最终仅以收回成本而告终。
“这两次失败为我积累了不少经营和管理的经验。”王洋洋说,两次创业项目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钻”不下去,缺乏核心竞争力。环保是21世纪的主题,王洋洋思考后决定走与自己专业一致或相关的创业道路,于是暂时蛰伏在省内某环保企业。
创业项目要有核心竞争力

王洋洋所在环保企业经常到国内各大城市进行展览,在这期间,他注意到发达城市和欠发达城市最大的区别是城市的绿化程度。王洋洋心中有点激动,感觉商机又在向他招手,但这次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更加成熟全面地考虑。
通过网络搜集及大量文献资料的查找,王洋洋发现市场上确实有一种“无土草坪”,是从国外传入的,国内刚刚起步,但技术还处于摸索阶段,产品主要还是以回土绿化和屋顶绿化居多。王洋洋心里没了底,觉得科技成本太高,又涉及专业知识较多,于是这个想法暂时搁浅。
当王洋洋满怀激情地把想法告诉周围朋友和亲戚的时候,得到的支持并不是很多。“既然想做,为什么不大胆尝试一下,成功只不过是把准备工作做到极致而已。”做了大半辈子生意的父亲告诉他,“新鲜事物推广起来并不容易,但只要符合市场发展趋势,还是非常有发展前景的。”这番话激发了王洋洋的斗志。
万事开头难。“那是2009年年初,当时投资了几万块钱,生产了两三亩的草坪,眼看苗子已经长出来了,可有一天先是一小片草地干枯,第二天所有的草全部死亡。”王洋洋赶紧找来河南农大的老师指导,才知是病虫害惹的祸。
“有人建议趁过年卖鞭炮,解决生计,事业可以先放一放。”王洋洋不同意。“坚持,一定要坚持,与其去卖鞭炮,还不如研究如何提高销量,但凡在困难的分水岭,90%的人都死在了最后那一步,没有坚持住。”
虽然基地有了着落,草坪的销路却出现了问题。“我感觉资金也解决了,场地也解决了,后面就一帆风顺了,其实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王洋洋说,无土草坪的出现在当时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家接受起来需要一段时间。
原生态草坪婚礼一推向市场,迅速刮起了旋风。这一尝试也让公司起死回生,挣到了第一桶金。可是,当别人还沉浸在喜悦中时,王洋洋又有了新想法。
做行业的变革者,引领绿色风潮

公司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创新。继草坪婚礼之后,王洋洋带着团队乘势而上,展会绿化、屋顶绿化、绿色家装等业务迅速铺开。
在这个过程中,希芳阁取得了无土草坪立体绿化结构及其建造方法发明专利和无土草坪立体绿化结构实用新型专利两项,王洋洋也成为《屋顶绿化技术规范》和《立体绿化技术规范》等河南省地方标准的起草人之一,公司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公司成功挂牌后,“做行业的变革者,为绿色生活代言”成为王洋洋新的追求。“相比其他上市的‘大块头’企业来讲,我们只是个‘小个子’,但是生机勃勃,充满潜力。”王洋洋说,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屋顶绿化、立体绿化是补充地面绿化不足、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近两年雾霾天气的日益严重,以及人们对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必将极大地推动这一行业的发展。
<p font-size:14px;text-indent:28px;background-color:#ffffff;" style="color:#555555"> 正是凭借着科技支撑、强大的团队、创新的精神以及政府和学校的扶持,王洋洋品尝到了创业学子梦寐以求的成功。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风生水起的当下,他的创业精神也必将激励有着创业宏图大志的莘莘学子,以创客身姿在“双创”的大潮中击楫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