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活动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党团建设 >> 团学活动 >> 正文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计算机兴趣协会开展“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活动

发布日期:2025-04-19    作者:     来源:     点击:

一、活动特色

1.赛制设计创新:校内选拔赛严格对标全国赛制,设置基础级、进阶级和登顶级题目,阶梯式难度考查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提前适应正式比赛节奏,同时通过先锋奖励等规则,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积极性。

2.多维度培训体系:培训环节采用“理论授课 + 真题剖析 + 模拟实战”三维模式。专业教师系统讲解编程知识与算法,结合历年真题拆解解题思路,通过多场模拟训练让学生在实战中巩固所学,有效提升学生的竞赛能力。

3.跨专业融合:鼓励不同专业学生自由组队参赛,吸引了如数学、物理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加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在团队协作中,不同专业学生发挥各自优势,从多视角解决编程问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广度。

二、活动概况

1.校内选拔与培训:校内选拔赛严格遵循竞赛规则,采用机考形式,设置基础级、进阶级和登顶级题目,全面考查学生的编程能力。

2.经多轮筛选最终选拔出12名学生组成学校参赛队伍,并确定3名替补队员。在培训阶段,专业教师精心准备课程,涵盖算法讲解、真题分析等内容,同时组织多场模拟训练,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3.正式比赛:参赛队伍在正式比赛前充分准备,完成设备调试和网络测试。比赛过程中,队员们严格遵守规则,展现出良好的竞技风貌。虽然比赛中遇到平时没有见过的题目,但队员们沉着应对,发挥出自身水平。

三、不足之处

1.宣传覆盖局限:宣传主要集中于计算机学院及相关专业,对人文社科等其他学院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参赛队伍专业构成单一,未能充分实现跨学科交流的预期目标。

2.时间安排紧凑:校内选拔赛与正式比赛间隔较短,培训时间相对紧张,部分学生对复杂算法和编程技巧的掌握不够扎实,在正式比赛中面对难题时,暴露出知识运用不熟练的问题。

3.技术保障待完善:线上模拟训练和正式比赛期间,出现过网络延迟、在线判题系统短暂卡顿等情况,虽及时处理但仍对部分学生的比赛心态和答题进度产生一定影响。

四、改进措施

1.拓展宣传渠道:联合各学院学生会,深入班级开展宣讲会;利用短视频平台发布趣味编程挑战视频,展示比赛魅力;邀请往届获奖学生分享跨专业组队参赛经验,吸引更多不同专业学生参与。

2.优化赛程规划:提前启动赛事筹备,将校内选拔赛时间适当提前,为培训预留更充足的时间。同时,制定详细的培训日程表,分阶段、分重点进行教学,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消化吸收知识。

3.强化技术支持:赛前与专业技术团队合作,对网络环境和比赛系统进行全面检测与优化;建立备用服务器和应急网络方案,安排专人实时监控比赛系统运行情况,及时处理突发技术问题。

五、活动感悟

1.学生成长显著:从参赛学生的反馈中深刻感受到,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他们的编程技能,更培养了团队协作和抗压能力。许多学生从最初面对难题的手足无措,到比赛时的沉稳应对,实现了自我突破,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2.教学相长收获:在指导学生备赛过程中,教师团队也发现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难题、分析竞赛趋势,进一步更新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3.团队协作重要性:赛事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从宣传组织到技术保障,从教师指导到学生参与,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才能将活动办得更出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