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动手能力,通信电子协会于4月10日在信科楼2-506实验室组织了一场以“创新实践·科技赋能”为主题的电子设计制作活动。涵盖电子电路设计、焊接制作、团队协作等环节,本次活动由通信电子协会的会员和对电子设计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在电子科技领域的探索热情与创新能力。


活动前,协会组织了多场专题培训,涵盖单片机编程、PCB设计、传感器应用等知识点。指导老师通过案例讲解与实操演示,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技能。活动以“分组协作”形式展开,参赛队伍需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活动包括“智能寻轨机器人”“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照明系统”等主题,覆盖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与嵌入式系统设计等专业科目。
其中,由一组学生设计的“智能寻轨机器人”通过红外传感器与STM32主控芯片实现自动避障与路径追踪,展现了多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另一组学生利用Arduino平台开发了“环境监测系统”,实时采集温湿度数据并通过蓝牙上传至手机端,体现了对物联网技术的灵活运用。这两组的设计方式受到了指导老师和专家的一致认同。
同时,本次活动也让学生在焊接电路、调试程序、解决突发问题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含义。有参赛者表示:“从电路板打孔到代码烧录,每个环节都需细致操作,这让我对工程实践有了更深的理解。”
活动旨在通过真实项目驱动,帮助学生掌握电子元件应用、电路设计、系统调试等核心技能。此次电子设计制作活动不仅检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更搭建了校内实践平台,助力“产学研”结合。通信电子协会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并计划引入企业命题、校企合作等形式,进一步提升竞赛水平。
电子设计制作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也是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通信电子协会将继续以“创新、协作、实践”为宗旨,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才华的舞台,推动电子科技教育高质量发展。